中藥炮造”是我國不少醫學院校都設有的一門專業學科,這項不少專業人員都難以徹底把握的傳統制藥技術,在藥房配方后卻常常是交由沒有醫藥技術的病人回家自制自服,這時,了解科學煎藥機煎藥的許多要素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煎前先浸泡
專家指出,煎制中藥前應先將調劑好的中藥用冷水浸泡20至30分鐘。
其中,對質地疏松的花、葉、全草類藥材應浸泡20分鐘左右;而對質地堅固的根莖類、果實種子類浸泡30分鐘左右。 煎藥前假如不浸泡或許浸泡不充分,很快用武火煮沸,會使藥材外表的毛細孔道損壞,水分不能進入藥材內部,會阻礙有效成分的溶出,然后降低藥效。
最好用砂鍋
煎制中藥的用具以砂鍋為最好。中藥的化學成分十分復雜,砂鍋煎藥受熱勻、傳熱緩,保溫性強,煎出的藥液性質安穩,最能堅持原汁原味。 專家表示,用金屬鍋煎藥,鍋體所含的金屬元素易與中藥中的化學成分發作化學反應。
例如,鐵易與鞣質生成鞣酸鐵,使藥液色彩加深并使藥液帶有鐵銹味;鋁與有機酸反響,形成化合物后蓄積在人體肝、腎等組織中,對人體造成損傷;銅器受熱易氧化生成對人體有害的銅綠。
加水要適度
藥多水少或藥少水多,都會影響煎出藥劑的質量。煎藥的用水量,可依據中藥質地而定。
重量一樣的藥材,花、葉、全草類容積大、質地松軟者,加水量可適當添加;而礦物類、貝殼、果實種子、根莖等質地堅實、容積小的藥材,加水量可適當削減。
煎煮時刻要合適
依據藥材質地與氣味的不同,煎藥的時刻通??煞譃橐韵氯N:解表、行氣及質地輕松、氣味芳香的藥材,首次應煎15至20分鐘(均按沸后核算),第2次煎10至15分鐘;通常藥物首次煎20至30分鐘,第2次煎15至25分鐘;滋補及質地堅實的藥材,首次煎40至60分鐘,第2次煎30至40分鐘,該類藥物可以煎三次。 此外,某些特別中藥材也許需要以特別時長煎制,詳細應遵醫囑。
火候要恰當
煎藥的火候依據火力巨細分為“武火”、“文火”、“微火”等。
煎藥時,水未沸之前,宜用較強的火力,使水很快沸騰;水沸后宜用較弱的火力,堅持微沸狀況,使水分的蒸騰減慢,這么有利于飲片中有效成分的徹底煎出。